杏子铺镇:党建引领生态兴 特色产业绘就振兴图
2025-09-16 10:17:45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 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阳思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1992

新双峰客户端9月16日讯(通讯员 周伟华)近年来,双峰县杏子铺镇紧扣“党建引领、生态赋能”核心主线,以各村党支部为战斗堡垒,深挖五色米、黄桃、羊肚菌、特色养殖等本土生态资源,通过“支部建在产业链、党员沉在服务端”,破解产业发展瓶颈,构建多元生态产业集群,让“党建红”点亮“生态绿”,铺就乡村振兴富民路。

支部护航“五彩米” 一粒好米种出“致富色”

“没有村支部搭把手,我这五色米根本走不出试验田!”看着稻田里紫、黑、红、黄、绿交织的稻穗,杏子铺镇合心村村民刘科良满心感慨。最初尝试种植五色米时,他既面临优质稻种稀缺的难题,又担忧规模种植的销售问题。村党支部得知后,迅速组建“党员帮扶队”:一方面对接县农业农村局专家上门指导,从选种、浸种到有机施肥、绿色防控全程跟踪;另一方面,党员分片包联负责稻田灌溉、田间管理和销售渠道,帮他解决“用工难”“管护难”“销售难”问题。

如今,刘科良的五色米种植面积扩大到3000余亩,在支部协助下打通“线上电商+线下农超”销售渠道,产品远销娄底、长沙、北京、广东等地,每斤售价比普通大米高出近15倍,年产值达4000多万元。在他的带动下,杏子铺镇13个村的1000余农户也跟着种起五色米,村支部还牵头注册“芙蓉心”五色米品牌,让这粒承载生态与特色的“五色米”,成为村民手中的“致富米”。

党建牵线“黄桃阵” 600亩桃园结出“振兴果”

走进杏子铺镇溪口库区,漫山遍野的黄桃树枝繁叶茂,套着防护袋的果实挂满枝头,透着丰收的喜悦。这片600亩的黄桃基地,由梓园村万光荣带头,联合双源村山斗冲及库区5个村共同打造,背后是镇党委统筹、各村党支部协同的“党建合力”。

“以前库区各村零散种果树,规模小、没品牌,果子熟了也卖不上价。现在镇里牵头、支部联动,把‘碎地块’拼成‘大果园’,我们底气足多了!”梓园村种植户万光荣说。为打破村域界限,镇党委组织库区各村党支部召开“产业联席会”,整合闲置山地资源;党员技术骨干组成“黄桃服务专班”,每月上门指导苗木选种、疏花疏果、病虫害绿色防治;各村支部还联合成立合作社,统一打造“溪口生态黄桃”品牌,开通“采摘游+订单销售”双渠道。

每年7-8月,游客驱车来库区摘黄桃、赏湖景,去年仅黄桃产业就带动库区村民人均增收超3000元,让昔日的库区山地变成了“四季有景、四季有收”的“金山银山”。

精准赋能“菌鸡羊” 多元生态链拓宽“增收路”

“支部帮我把闲置地改成羊肚菌种植棚,还协调了优质菌种,今年头茬就收了5000多公斤,纯利润有4万多!”江口村村民刘运交指着大棚里刚采摘的羊肚菌,笑得合不拢嘴。在杏子铺镇,各村党支部针对不同生态产业“精准滴灌”,让小产业也能撑起“增收大伞”。

双源村党支部为成望育的乌骨鸡“量身定制”发展方案:协调林间空地搭建生态养殖棚,指导他采用“林下散养+五谷喂食”模式,保证肉质鲜嫩;帮曾海南的水果鸡对接本地剩余水果,推出“水果喂养”特色标签,让鸡和鸡蛋成了县城里的“抢手货”。溪口村党支部则助力曹小明的黑山羊养殖,帮他申请“生态养殖认证”,还发动党员直播带货团队,把黑山羊卖到了县城餐馆和长沙市场,去年销售额突破10万元。

如今,江口村羊肚菌、双源村乌骨鸡与水果鸡、溪口村黑山羊形成“一户一特色、一村一产业”的生态图景。镇党委还推动“支部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将技术、销路向小农户倾斜,去年全镇仅这三项产业就带动1220余户农户稳定增收,让“生态养殖”“绿色种植”成为杏子铺镇的亮眼名片。

如今的杏子铺镇,党建“红线”串起五色米、黄桃、羊肚菌、特色养殖等多元生态产业——既有“稻田五彩映碧波”的生机,也有“桃满枝头客盈门”的热闹,更有“菌香鸡肥羊满坡”的富足。下一步,杏子铺镇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,推动生态产业与乡村旅游、农产品加工深度融合,让“杏子铺生态品牌”更响亮,让群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获得感、幸福感持续“升级”。

一审:阳思

二审:王宏毅

三审:刘郁鑫

总编:刘颂阳

责编:阳思

来源: 双峰县融媒体中心

热点专题
时政要闻
精彩推荐

  下载APP